淮安日報 | 江蘇省淮安技師學院 培育高技能人才 助推地方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3-06-06 10:01:30作者:熱度:

江蘇省淮安技師學院:
在日前召開的全市高質量跨越發展總結動員大會上,淮安技師學院獲評2022年度服務地方高質量跨越發展優勝單位和2022年度在淮大中專院校服務高質量跨越發展考核優秀等次。多年來,學校弘揚踐行周恩來崇高品質,傳承“全心全意做人,精益求精做事”的淮技師文化,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咬定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技師學院”目標,主動適應淮安戰略布局、產業發展、市場需求對技能人才的新要求,為淮安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近三年來,學校為社會輸送各類專業高技能人才近3000名,總體就業率為98.6%,留淮就業率近70%,畢業生滿意度超95%,用人單位滿意度超90%。5月13日至14日,第六屆淮安技能狀元大賽舉行,來自全市各縣區、高校(職技院校)的470余名選手共聚一堂,進行了一場高水平的業務技能大比拼。5月24日比賽結果揭曉,淮安技師學院收獲頗豐,在電工、移動機器人、網站設計與開發、數控銑、CAD機械設計等項目中均取得不俗成績。2019級數控技術專業學生薛宇航摘得數控銑項目學生組金牌。學校里日復一日的練習、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參賽經驗的積累,鋪就了他的奪金之路。去年,他參加了第六屆江蘇技能狀元大賽,獲得工業機械項目銀牌。雖然只獲得第二名,但他一點不遺憾。為啥?因為金牌選手曾獲得過該項目世界技能大賽第一名。“能與一流高手對決,雖敗猶榮。”薛宇航笑著說。培養像薛宇航這樣的技能人才,是學校一直以來的追求。學校堅持以賽促教,狠抓內涵建設,教育教學改革和技能大賽碩果累累。多年來,學校師生在各級各類技能大賽上共獲獎1000余個。孫繼祥、朱海連榮獲第三屆全國智能制造應用技術技能大賽“無線電調試工”項目二等獎,朱敏榮獲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電子商務師(職工組)銀牌……為切實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和學校核心競爭力,學校大力推進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學校將烹飪、汽車維修、數控加工、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等專業列為工學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試點專業。為提高學生實戰能力,學校與淮鋼特鋼、實聯化工、鵬鼎科技、雙匯食品、淮安比亞迪、淮安方特等大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建立穩定的就業合作關系,保障畢業生穩定就業、體面就業。每年組織學生千余人次到企業實習,將80%的教學課程搬到實訓場地。學工處就業管理負責人介紹,目前學校數控專業、機電專業學生的實習企業是淮鋼特鋼,化工專業學生的實習企業是實聯化工,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學生的實習企業是淮安比亞迪……2022年,新增兩家合作協議企業,分別是上海三菱淮安分公司和臺華新材(江蘇)。通過推進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學校持續開發教學資源,完善教學場地,建強師資隊伍。現建成省級高技能人才專項公共實訓基地4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群1個、省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5個,開發建設數字技能專業16個。成功申報人社部《推進技工院校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方案》重點工作任務,江蘇技能大師張衛東領銜的工作室獲評省級一體化教學名師工作室。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入選全國技工院校工學一體化第一階段建設院校及建設專業名單。藥物分析與檢驗專業獲評首批72個專業國家技能人才培養工學一體化課程標準和課程設置方案開發工作團隊。2名專業教師參與人社部立項的工業視覺技術專業一體化課程標準和課程設置方案開發工作。5月20日,“青春留淮 成就精彩”2023屆淮安大學生集體畢業典禮舉行,環境工程學院(淮揚菜學院)獲“留淮就業突出貢獻梧桐獎”。淮安產業拓展到哪里,人才培養就跟進到哪里,學校服務就延伸到哪里。為助力淮安打造“世界美食之都”,學校2019年成立淮揚菜學院,“淮安全鱔席烹飪技藝”等兩個項目成功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學校立足服務淮安地方產業發展需要,面向就業市場,推進校企、校地深度融合,夯實實習就業基地,促進實習與就業無縫銜接、實習向就業順利過渡,形成企業冠名、訂單培養、工學交替、工學一體等多種實習就業模式。淮鋼特鋼、實聯化工、鵬鼎科技等淮安本土企業成了吸納學校畢業生的主力軍。學校數控、電氣、化工等專業的畢業生也深受淮安企業歡迎。瞄準企業需求,認真履行職業技能培訓鑒定職能。圍繞先進制造業、戰略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聚焦“智改數轉”,精準開展崗前培訓、轉崗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特種行業安全培訓、退役軍人適應性培訓、創業培訓、特色培訓等。2022年,學校共開展培訓52批次,共計5842人,企業滿意度98%以上,展示了學校服務社會能力和職業教育風采,為淮安高技能人才培養作出突出貢獻。同時,學校積極拓展社會培訓領域,豐富社會服務內容,已成為全市社會認定量最大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第三方評價機構。年均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萬余人次,涵蓋銑工、車工、化學檢驗員、電子商務師、管道制作安裝工(專項能力)等多個職業工種,對我市技能人才質量的提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極大促進了社會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