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簡報主要內容:
* 江蘇工匠先進事跡報告團走進學院
* 學院舉行聯院、市立項課題開(結)題論證會
* 電氣系開設《單片機技術》院級觀摩課
* 化工系開設《色譜應用技術》專題講座
* 機械系開設《電動汽車高壓安全及高壓原理》專題講座
一、江蘇工匠先進事跡報告團走進學院
9月5日,為充分發揮江蘇大工匠、江蘇工匠的示范引領作用,在全社會營造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26日下午,以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職業技能鑒定中心主任楊進寶為領隊的江蘇工匠先進事跡報告團走進我院作專題報告。淮安市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處處長凌國祥,學院副院長曹國平、副院長姜亞群出席報告會,教學與科研處、學生工作處、團委相關負責人,各系主任、書記,專業教師以及學生代表近500人到場聆聽。姜亞群主持會議。
本次代表團的成員有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江蘇大工匠獲得者唐艷,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烘焙項目冠軍蔡葉昭,國務院特殊津貼、教授級高級講師,江蘇工匠獲得者劉進峰,國家級、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技術能手、江蘇工匠獲得者陸躍忠和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江蘇工匠等榮譽獲得者雍寧。
會上,楊進寶首先簡要介紹了報告團成員的主要事跡,五位工匠先后上臺作報告。唐艷講述了她是如何在貧困的日子里生出強大的力量,在兩年鏟車司機學徒生涯里,在技能比武的舞臺上,展示巾幗不讓須眉的魄力。蔡葉昭分享了他在備戰世賽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在備賽的400多個日日夜夜,他在高溫環境下不間斷地進行單調、枯燥甚至有些麻木的練習,他也曾有過不適,也曾經歷坎坷,但是在專家教練的幫助下,他不斷提升自己的應變能力,最終那年少時小小的倔強成就了他大大的夢想。劉進峰講述了他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技能,備戰比賽,他長途勞頓,學習技能,并把自己消化吸收的技能教給學生的事跡。陸躍忠講述了他是如何勤學苦練強本領,為了弘揚勞模和工匠精神奉獻自己,做好傳幫帶工作的。雍寧為了自主開發,放棄假日,不斷創新,立足崗位,刻苦鉆研,精益求精。以至于他的妻子說:“你的設備比你兒子更像你的孩子。”五位大師以個人生動感人的成長經歷,充分詮釋了新時代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
報告會最后,姜亞群代表學院對各位大師的精彩報告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開展全省江蘇工匠先進事跡巡回報告會是江蘇人社系統立足新時代新征程,展示江蘇工匠新風貌新成就的重要舉措。巡講團能夠來到學院開講,學院深感榮幸。未來,學院將繼續加強工匠精神的學習與宣傳,將各位大師的事跡傳遞給更多的學院學子,在校園內營造出濃烈的崇尚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氛圍。學院將把工匠精神植入日常教學,以匠人之心、匠人之能、匠人之德,關注學生,全方位幫助學生成人成才。學院還將積極發揮技能人才培養基地作用,致力培育出一流技能人才,不斷加強技能大師后備人才培養工作,為推動淮安人才高質量發展,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新淮安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整場報告會在熱烈的掌聲中落下帷幕。
二、學院舉行聯院、市立項課題開(結)題論證會
9月22日上午,學院召開了江蘇省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及淮安市職教立項課題開題、結題論證會。論證會邀請了宿遷經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副校長劉愛武、淮安信息學院高教研究所所長蔣慕東、淮安市高級職業技術學校原副校長張廷選、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副校長孫杰、市教育局職教教研室教研員周玲擔任評委。黨委書記江澤清、院長徐海寧出席論證會,并擔任評委。本次論證分兩組在兩個會議室舉行,分別由副院長姜亞群和教學與科研處處長劉立明主持。
論證會上,姜亞群介紹了參加論證會的領導、專家和課題論證的程序。徐海寧表示,近年來學院教師的科研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感謝各位專家蒞臨指導,也希望各位專家繼續為我院教科研工作提供支持與幫助。課題論證會是收獲花紅果碩的時候,希望各位課題主持人能按照專家的意見繼續進行課題研究,早日取得豐厚成果。
兩組分別由蔣慕東博士和張廷選副教授擔任評審組組長。此前,專家們在網上對所有課題進行了分析、研究與論證。會上,各位課題主持人按抽簽順序先后向專家陳述了開題報告和結題報告。專家組對課題進行嚴格的評審和悉心的指導,對課題報告的文本規范、課題研究的實施步驟、研究成果的呈現等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修改建議。對不夠結題條件的課題也提出新的要求。
此次論證會對學院課題研究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也為今后課題的研究奠定了基礎、明晰了方向,推動課題的開題、結題工作順利完成。
三、電氣系開設《單片機技術》院級觀摩課
為深入開展“創、講、做”活動,推進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9月27日下午,由教學與科研處組織、電氣工程系主辦的《單片機技術》觀摩課在12號樓單片機實訓室如期開講。電氣自動化教研室吳新淮老師擔任主講,課題為《物料搬運裝置的單片機控制》,學院教學督導員、各系主任、教學科長、教研室主任及系部專業課教師參加了聽課、評課。
吳老師采用項目教學法,行動導向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激勵學生討論、回答問題,通過一個個小問題的解決,推動整個任務大問題的完成。本次課程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小組協作完成各自的任務,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本課將一體化課程理念滲透到教學環節中,教學過程思路清晰,多媒體運用嫻熟,展示了實際教學水平,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評課環節,各位評委進行了細致的點評,肯定了本次課的的教學實效和吳老師扎實的教學基本功,一致認為本次觀摩課的教學手段豐富,充分發揮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很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姜亞群副院長對本次觀摩課給予了肯定,并向聽課的教師提出了具體的希望和要求。 (李爽供稿)
四、化工系開設《色譜應用技術》專題講座
為進一步推進教學工作,加強校企合作,拓寬專業教師及學生的視野,豐富專業知識結構,9月19日下午,由教學與科研處組織、化學工程系主辦的《色譜應用技術》專題講座在院多功能廳如期舉行。本次講座特邀上海舜宇恒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鄒子成專程前來我院主講,化學工程系專業教師和部分學生代表約160余人參加聽講。
講座主要從色譜儀器結構、使用、維護保養、方法開發及應用,分析檢測應用前景等方面對色譜儀器以及在工業生產中的運用進行介紹,在同學們的熱烈掌聲中,本次講座圓滿結束。 (殷勇供稿)
五、機械系開設《電動汽車高壓安全及高壓原理》專題講座
為了解汽車發展方向及技術革新,拓展教師的視野,豐富我們的知識結構,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汽車未來的發展情況,激發其學習興趣,明確其學習目標,9月20日下午,機械工程系邀請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工程學院高級技師、新能源汽車國家級培訓師施海鳳為汽修專業師生開設題為《電動汽車高壓安全及高壓原理》的講座。講座在13號樓305多媒體教室舉行,機械工程系16、17級中德諾浩班級學生及專業教師到場聽取了講座。
講座現場,施海鳳利用實際案例配合多媒體解說,多次引起學生的共鳴,啟發他們思考,整個過程中,學生的情緒高漲,注意力集中。新能源汽車是必然趨勢,未來發展值得我們深思。同時,對我們專業教師來說,進一步了解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及未來的生產實際,及時補充汽車方面的新技術,將有助于豐富知識結構并能更好地進行教學。 (王榮兵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