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性質
本課程是綜合性很強的專業實踐課,通過前續課程:計算機基礎、機械制圖與CAD、機械設計基礎、等相關專業課的學習培養學生具有熟練運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進行一般復雜程度的機械零件設計的能力、軟件的應用能力、夯實計算機輔助設計專業基本技能,對后續專業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該課程為項目實踐課程,采納了全新的教學設計方法,使本專業學生在整個專業學習過程中將按分層漸進和實戰模擬的原則
二、課程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新一代數字化機械零件設計能力,力爭達到熟練靈活運用的能力,實踐中學員的項目采用數字化機械零件設計的平臺和操作方式,通過循序漸進的系統訓練和反復的技能實踐,使學員徹底了解和掌握現代企業的數字化機械零件設計技巧,具體如下:
1、專業能力:
(1)復雜零件工程圖的識讀能力;
(2)使用三維軟件進行復雜零件的數字建模能力;
(3)中等復雜曲面設計能力;
(4)簡單機械產品的整體設計能力;
2、社會能力:
(1)團隊合作能力,
(2)勞動組織與實施能力,
(3)容忍、溝通和協調人際關系能力,
3、方法能力:
(1)、信息查詢、收集與整理能力,
(2)、方案設計與評估的能力,
(3)、制定工作計劃和控制進度的能力。
三、設計思路
本課程力求以行動為導向、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方法進行設計,精簡整合理論課,注重實訓教學,強化技能培訓,以若干個學習情境組成,引導學生有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學習,使學生的設計能力得到逐步的提高。
項目1草繪訓練 | 項目2 基礎特征訓練 | 項目3基準特征訓練 | 項目4特征編輯訓練 | 項目5高級特征訓練 |
復習草繪命令 完成掛架輪的繪制并寫出繪圖步驟 | 完成調節旋鈕零件、大衣刷零件、三通接頭零件的設計并寫出繪圖步驟 | 完成及托架零件、踏架零件、泵體零件的設計并寫出繪圖步驟 | 完成發動機連桿零件、冰盒零件的設計并寫出繪圖步驟 | 完成立銑刀零件、千斤頂零件的設計并寫出繪圖步驟 |
20學時 | 30學時 | 30 | 20 | 20學時 |
四、實施建議
1、教學建議
(1)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加強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盡可能創設工作和學習項目,學生的學習以行動為過程,以完成職業崗位的學習任務為目標,在自我建構的過程中獲取知識,掌握技能。
(2)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將理論授課融入實踐教學當中,教學過程中將采用多媒體課堂講授法、現場演示教學、小組討論等方法。
(3)充分利用虛擬技術等先進教育技術開展教學,確保基礎訓練高效安全進行。
2、教學評價
本課程的教學評價應遵循鑒定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采用“334”考核方式。即:
職業素養考核(30%):以教師在平時課堂對學生的課堂紀律、行為態度等方面觀察為依據得出成績。
平時技能考核(30%):以每一個學習項目實施作載體,依該小組上交的教學文件中對該項目的自評、組間互評、教師檢查三者平均值得出成績。
期末技能測試(40%):以學生理論面試分和期末獨立實操完成的情況得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