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精品課程
儀器分析
發布時間:2017-12-30 13:12:56作者:熱度:

 

一、課程簡介

儀器分析》是化學專業必修的基礎課程之一,是分析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根據物質的物理性質和物理化學性質為基礎建立起來的一種分析方法,是測定物質的化學組成、含量、狀態和進行化學研究與質量監控的重要手段,是研究物質組成和結構的重要手段。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若干常用儀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儀器有所了解,并初步具有應用此類方法解決相應分析化學問題的能力。儀器分析實驗,是在學生學習掌握儀器分析課程的基本原理之后,將儀器分析理論與操作應用技能融合在一起的一門獨立開設的基礎實驗課程。實驗內容包括光分析(原子光譜、分子光譜)、電分析(電位、庫侖、極譜)、色譜(氣相、液相)分析等基礎的儀器分析實驗技術,旨在培養學生運用現代的分析手段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儀器基本操作技術和基本實驗技能,提高學生進行初步課題研究的能力。

二、課程標準

 

課程名稱:儀器分析

適用專業:化工分析與檢驗、化工工藝等專業

課程學分:12

計劃學時:180

(一)課程概述 

1、課程性質與任務:《儀器分析》是化工分析與檢驗專業的核心課程,突出職業教育特色的培養目標,即通過緊密的校企聯合,推行雙證(畢業證、職業資格證)制度,突出職業教育技能培養特色,使畢業學生具備崗位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2、課程基本理念:能力為目標,項目為載體,任務為驅動,學生為主體,體現以工作過程為中心,以項目導向為主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并將素質教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

3、課程設計思路:通過《儀器分析》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將儀器分析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計算技巧和實驗技術運用于工業崗位(原材料、中間產品、產品、副產品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廢物)的分析測試能力中。要求學生掌握常規儀器分析方法,從而較全面、系統地認識儀器分析的本質和規律。要求學生具有進行分析方法研究的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為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和日后的分析測試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課程目標

1、能力目標:

(1)掌握常用儀器分析法的原理和儀器的簡單結構。

(2)具有根據分析的目的,結合學到的各種儀器分析方法的特點、應用范圍,選擇適宜的分析方法的能力。

2、知識目標:

(1)了解現代儀器分析的基本理論,及其對物質進行分析測定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

(2)掌握儀器分析的實驗操作技術,培養對儀器使用的熟練程度。

(3)了解儀器發展新動向。

3、素質目標:

(1)具有熱愛科學、實事求是的學風,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

(2)具有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嚴謹的工作作風。

(3)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習慣,自覺愛護儀器、規范操作。

(4)具有環境保護意識和生產安全意識。

(三)課程內容與要求

章節

學時

教學目的與要求

知識要點與技能要點

實驗實訓安排

重點與難點

第一章 緒論

 

4

了解并掌握儀器分析的基本內容和分類;儀器分析特點;儀器分析在生產及科學研究中的作用;儀器分析的發展趨勢。

儀器分析概念;檢出限

儀器分析的分類及和化學分析的關系

第二章 氣相色譜分析

56

了解并掌握色譜分類;色譜法的特點及應用;色譜流出曲線及有關術語和基本理論;氣相色譜法的流程及色譜儀構造;操作條件的選擇;定性定量分析法

(1)色譜法概述(色譜分類;色譜法的特點及應用)

(2)色譜法原理(色譜流出曲線及有關術語);基本理論(塔板理論、速率理論);分離度。

(3)氣相色譜法的流程及色譜儀

(4)氣相色譜操作條件的選擇(如載體、固定相、溫度等的選擇)

(5)氣相色譜定性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保留值、相對保留值、保留指數;定量分析:歸一化法、外標法、內標法)

(6)新型色譜法簡介

氣相色譜實訓

重點:色譜法原理;色譜定性、定量分析;

難點:塔板理論;速率理論;HPLC的分離方法。

第三章 電位分析法

36

了解并掌握電位分析基本原理;能斯特方程及其應用

(1)電位分析法概述

(2)基本原理(電極電位與濃度的關系;參比電極與指示電極)

(3)pH值的測定(玻璃電極的響應機理,pH值的測定方法)

(4)離子選擇性電極(離子選擇性電極的種類及電極的特性參數)

(5)測定離子活度的方法與儀器(工作曲線法;標準加入法;格氏作圖法)

(6)離子選擇性電極的特點與應用

(7)電位滴定法

PH值的測定;電位滴定

重點:電極電位與濃度的關系;參比電極與指示電極;離子選擇性電極;pH值的測定;工作曲線法;標準加入法。

難點:離子選擇性電極(離子選擇性電極的種類及電極的特性參數)。

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譜法

 

掌握原子吸收光譜法的基本原理、儀器組成;熟練掌握原子吸收定量分析方法;學會選擇儀器最佳工作條件;熟練掌握原子吸收分析的干擾及消除方法。

(1)概述;基本原理:(吸收線輪廓;吸收定律;峰值吸收系數及其測量;定量分析方法)

(2)原子吸收光譜分析過程和儀器裝置(原子吸收光譜分析過程;銳線光源;火焰原子化器;單色儀及檢測系統)

(3)干擾及其背景扣除方法(光譜干擾,非光譜干擾)

(4)原子吸收光譜法的實驗技術及其特點和應用概況。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微量物質含量(標準曲線法、標準加入法)

重點:原子吸收的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光譜儀的使用

難點:干擾原子吸收測定的因素及其排除

第五章 可見與紫外分子吸收光譜分析

 

48

了解分子光譜的形成,電子躍遷類型、紫外吸收帶類型及其與有機物結構的關系;了解影響可見與紫外吸收光譜的因素和紫外光譜在有機物結構分析中的應用;掌握用可見與紫外光譜進行多組分測定的幾個常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應用。

(1)分子光譜概述(分子光譜的產生;分子光譜的類型)

(2)基本原理;UV光譜與分子光譜結構的關系(無機化合物的電子躍遷類型與可見吸收光譜;有機化合物的電子躍遷類型與紫外與可見吸收光譜)

(3)可見與紫外光譜定量分析(朗伯比爾定律;定量分析方法)

(4)紫外與可見分光光度計(儀器及其主要部件;儀器的類型;單光束、雙光束、雙波長分光光度計)

(5)實驗技術

(6)特點和應用概況(MAS法的特點。UV光譜法在有機物和無機物分析中的應用)

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鐵離子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有機物種類及其含量。

重點:分子吸收光譜基本原理;朗伯比爾定律;具體應用

難點:干擾原子吸收測定的因素及其排除

(四)實施建議

1、教學建議

本課程的教學模式是根據職業教育培養目標設計的,在教學中以應用性技術原理+基本技能訓練+綜合能力實訓為思路,將雙證書制度納入課程體系中,將素質教育與課程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有利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更快的適應工作崗位。因此在教學中不能因循固定的模式,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

2、考核方式和評價方法建議

考試組成:包括形成性考試和終結性考試.前者體現在每個課節之中,本課程大部分是在實驗室進行操作,實踐性較強,鑒于平時學習過程的重要性,考核以平時表現為主,期末考試為輔.具體分數比例如下:形成性考試70%+終結性考試30%

(1) 終結性考試:30%(期末考試)

(2) 形成性考試70%:主要包括:上課出勤和學習態度(10%)、課堂提問和作業情況(10%)、實驗操作規范性和實驗報告(50%) 

3、教材選用和編寫建議

《分析技術與操作(III)—儀器分析技術與操作》 曾祥燕、丁佐宏編  化工出版社

《儀器分析》黃一石編 化工出版社  2012年  第二版

建議結合當地產業情況,編寫具有針對性的理實一體化教材

4、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建議

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學效果和效率。開放實驗室,加強學生實踐教學環節教學,注重提高學生創新意識和應用能力。

5、實驗實訓設備配置建議

要根據課程內容和要求,提出對實訓(實驗)室及功能、設備配置等要求。

三、課程建設

《儀器分析》課程是由《儀器分析》和《儀器分析實驗》兩門課程整合形成的理實一體化課程。2008年以前,《儀器分析》作為專業理論課程先開設,而《儀器分析實驗》作為實習課程隨后開設,分別單獨組織教學。根據江蘇省人社廳、教育廳對職業院校課程改革工作要求,從2007年起,淮安技師學院大力推進課程改革工作,各個教學系部按照學院統一部署先后開展了課程改革相關工作,特別是按照省人社廳要求,推動專業課程的理實一體化教學工作。為落實好《儀器分析》課程一體化教學工作,從該課程師資團隊建設、教學內容與教學計劃制訂、操作實訓室及仿真機房建設、多媒體教學設備購置、實訓場地設備設施硬件建設等多方面進行精心準備,逐步對《儀器分析》和《儀器分析實驗》兩門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完成了課程教學內容融合的一體化教學改革工作。

 

0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分析化學與操作實訓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在线,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欧美黄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精品久久综合网
亚洲男人中文字幕一区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影院 |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字幕 | 真人国产作爱免费视频 |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欧美色国产综合色 |